培育未来的“绿色公民”,需要创造怎样的“重要生命经验”呢?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环境教育杂志 Author 王西敏
对于环境教育工作者来说,找出那些有益环境行动形成的因素,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强这些因素,对于环境公民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重要生命经验”这样的研究价值所在。
今天我们就跟随王西敏老师的文章一起来了解下“重要生命经验”及其研究吧~
“重要生命经验”(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是环境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它不是泛指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重要的事,而是特指一些因素,这些因素最终让某个人在长大成人之后,成为具有环境意识的公民,也愿意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善环境,比如在环境保护领域工作或者积极从事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志愿服务等。
这个术语最早是由著名的环境教育研究者、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教授Thomas Tanner 于1980 年提出来的。他研究了四家环保机构的工作人员,请他们描述成长过程中、生活中的哪些经历导致了他们选择从事当前的职业,结果发现青少年时期的户外经历以及在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中长大对他们的职业选择非常重要。
从此之后,世界各地的研究者都开始从事“重要生命经验”的研究工作,尽管不同的研究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乃至争议,但也有一些结果是共性的。比如大量的研究都表明,儿童时期在自然中玩耍的经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身边有具有榜样作用的成年人、大学阶段参与过环保组织的志愿服务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也有研究说,经历过环境破坏事件也会促使一部分人成为环保主义者。
这些研究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比如美国有一项关于户外体验活动类型和对保护的支持意愿相关性的研究发现,相比去美国国家公园等地单纯地参观游览和钓鱼,选择徒步和背包旅行这些方式的人会更加愿意支持保护工作,而现在喜欢背包旅行的人在逐渐减少。
根据对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游客的一项调查发现,59% 的人是坐车观光客;而选择徒步和背包旅行相关的活动的人只占4%。这就意味着,随着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中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去户外徒步的机会大量减少;而这种户外经验的减少,导致这批年轻人对支持自然保护的意愿降低。
该项研究呼吁,保护机构在扩大其支持者的基础上,要把更多精力放在鼓励人们参加徒步和背包旅行这样容易激发人们保护意愿的活动上。否则未来美国的自然保护工作将面临来自公众支持力度降低的巨大的压力,包括资金短缺的压力。
在中国也有以“重要生命经验”为主题的研究。其中台湾以东华大学的许世璋教授为代表。而在大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李丹青、陈进2014 年发表了一项针对中国大学生环境行动者的研究。尽管这些研究的侧重点还有一些不同,但也都有一些共同发现。比如说:儿童时期的自然经验非常重要。尽管这种重要性在城乡人群之间、在中西方人群之间还存在差异,但它确实在培养对环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力。
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普遍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乐于采取环境友好的行为。大学里的环保社团以及社会上的环保组织,在培养新一代的环境行动者中有着重要作用。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的研究,都没有发现中小学的教育在培养“重要生命经验”中的积极作用,而这一点却是西方国家研究里强调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难道这说明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不重要吗?恐怕不能得出这个结论。
这样的差异可能有几个原因造成的。首先,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环境教育被引入中国时间都很短。大陆基本上是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接触到环境教育的。所以当前活跃在自然保护领域的一代人更多的是由于其他因素才进入这个领域。第二,中国环境教育的理念和手段相对不够成熟。很多环境教育活动还停留在听科普报告的阶段,学生缺乏亲身实践和体验的机会。欧美国家流行的徒步、野营、钓鱼、攀岩、溯溪、树屋、童子军营地等户外运动,在国内也非常缺乏。
小时候爬一棵树都要被家长骂成“野孩子”,更不要说家长陪伴去做这些事情。至于类似项目制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的方式,更是开展得较少,因此环境教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力还不够。第三,由于学业竞争压力较大,中国的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还都特别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学习课本相关的知识。环境教育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内,还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结果恰恰印证了我们非常需要加强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工作。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推广,我们已经看到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开展了涉及气候变化、垃圾分类、校园种植、自然观察等相关的环境教育活动。研学旅行、自然教育的兴起,也说明了社会上对环境教育理念的日益重视。
2017年开始,教育部把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要求每周不少于一课时。我们可以乐观地预测,随着在中小学阶段接受过环境教育的孩子逐渐成长起来,他们中的一部分会成为未来中国自然保护的有生力量。
此外,城乡差距在“重要生命经验”中也能看出不同。对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孩子来说,不一定要求老师或家长带他们去遥远的保护区体验大自然;相反,学校或社区附近的小溪或绿地就是环境教育的绝佳场所。对农村的孩子来说,重点不是传授大量的环境知识,而是为他们提供在大自然中快乐玩耍的机会,成年人在其中无需承担更多的角色。
而城市的情况则不同。生活在城市的家长和教师,需要更多地学习如何引导儿童体验自然,努力为城市地区的儿童建造更多的公园供孩子们探索和玩耍,并有意识地促进儿童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然而,尽管城市居民的童年自然经历比农村居民少,但他们更容易接触到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的人,受到与环境有关的书籍影响。
这些都可能鼓励未来的环境行动,是城市环境教育者可以利用的优势。城乡差距的这些表现形式,都意味着,为城市儿童和乡村儿童设计环境教育课程,需要不同的策略和手段。
环境问题已经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改善环境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而环境问题又是非常复杂的,突显了人类即刻行动的重要性。如何通过有效的环境教育活动培育出一代具有较高环境素养公民,并通过采取实际行动来共同保护环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因此,找出那些有益环境行动形成的因素,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强这些因素,对于环境公民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重要生命经验”这样的研究价值所在。中国正在经历着严重的环境问题,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一代面临着快速的生态和社会变革,“重要生命经验”的研究成果,非常需要在实践中被广泛采纳和普及。
作者:王西敏
作者单位:上海辰山植物园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环境教育杂志”,来源于《环境教育》杂志2020年4月刊,原标题:你有“重要生命经验”吗?
—自然体验师:先做“体验者”,而后成为“师”—
—在这里让孩子们自己谱写下“阳光灿烂的日子”吧—
第1期:6/29-7/3
第2期:7/6-7/10
第3期:7/13-7/17
第4期:7/20-7/24
(星期一~星期五,5天4夜)
—今日小满:江河水涨,小得盈满—
<点击收听洋槐的故事吧>
近期精彩活动及文章:
活动报名 独立小纵队(5-8岁小龄单飞)夏令营
参加培训 6月8~12日盖娅自然体验初级培训(北京站)| 2020年8月北京朴门永续PDC认证课程(8月15-29日)
推荐阅读 打碗花:那些在农场自由玩耍的日子(春日篇) | 【重要通告】盖娅自然学校系列课程安排调整通告 | 初夏的美好时光——“一周一记”小组四月记录